如何来定义本赛季的曼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评定肯定都在及格线以下。
历经3位主帅,强强对话成绩黯淡的同时,对阵弱旅也是屡刷下限。作为上赛季的联赛、欧联杯双亚军,曼联本赛季最后一轮靠布莱顿取胜西汉姆,才保住了欧联杯资格。竞赛层面的失败,是不争的事实。
球队长久以来的管理失据,以及球员、商业为主的思路,如今正在全方位反噬球队。堪称肥皂剧的将帅失和传闻,将球队更衣室的混乱体现的淋漓尽致。而马塔、德赫亚等老臣赛季最后时刻的“开喷”,则凸显了部分球员之间的决裂。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在C罗这个顶流回归后,曼联在商业上依然出现了较大的滑坡。而其中的根源,就是竞技与管理上的“种瓜得瓜”。
想说的太多,但篇幅有限,烦请大家听一下我的一家之言。
【索肖下课,源自“拼凑体系”崩塌】
20-21赛季,开局不顺的曼联后续打出了非常好的发挥,一度稳定占据榜首。即便在争冠失势后,拿到第二并提前锁定了下赛季的欧冠资格,成绩上也是可以接受。
这个成绩的“起点基础”,是弗雷德与小麦的稳定后腰组合。并不是他俩的即战力顶尖,而是他俩成为了曼联的“耗材”,以及跟卡瓦尼一样被当做“粘合剂”。弗雷德跑动覆盖达标,小麦靠体格输出对抗,能稍稍把曼联的“割裂”体系,弥补完整。再加上卡瓦尼带来的全面中锋素质,曼联在理论上形成了“一环补一环”的整体。
因此,马奎尔可以规避上提与机动性上的不足,完成强有力的正面对抗。前场攻击手可以不必过分担忧攻转守,尽可能完成激进的冲击配合。进一步来说,卢克-肖也会得到适度解放,去发挥进攻端的特点。而博格巴,也被解放到了左边前卫,并与B费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双核驱动。
但这个拼凑起来的体系,在新赛季崩塌了。
从阵容结构上来看,关键球员出现伤病会让这个体系无法运转。比如,马奎尔受伤后曼联始终没有找到解决办法,进一步导致了欧联杯决赛被埃梅里拿捏;从备战节奏上说,关键新援桑乔没有参加夏季合练,瓦拉内加盟时间较短亦没有磨合,C罗在联赛开打之后才加盟球队,用比赛带动磨合效果自然不佳;从人员使用率上讲,马奎尔、肖、弗雷德等球员打到了夏天国家队赛事的决赛,此前的过劳以及休整不足,赛季初就伤病不断;从主帅的调度上分析,索肖没有办法把前场的诸多元素调配到一起,进攻体系实质上已经混乱不堪;从关键粘合剂来看,小麦与卡瓦尼(尤其是卡瓦尼)的受伤,让曼联少了“拼凑属性”的可能。
更为关键的是,索肖犯了3个错误。
第一,他依然在按照建队与战术时间轴去推进“体系进阶”。比如,控制流踢法以及高位逼抢。实际效果是什么?是被埃弗顿用快速冲击追平比分,以及被莱斯特城、利物浦肢解高位。
第二,管理问题的爆发。索肖具备很高的情商,也在转正前后最大限度上实现了更衣室的维稳。但曼联球员压过教练的思维下,索肖的这种管理模式遭遇到了反噬。过往那些需要哄着踢就能有好发挥的球员,做大了。而那些得不到机会但得到索肖承诺的球员,又因为索肖无法反压“核心”,继续枯坐板凳。当他想要进阶战术时,一些核心球员已经不像原来那样“努力”了。纵然有B费等部分球员支持索肖,且更衣室没有完全失控(知名媒体TA的说法),但更衣室的不稳以及诸多球员的失控,已经让球队不是一个战术整体。
第三,战术上放任B费。曼联引进B费,自然是希望增加此前极度缺少的无球跑动与最后一传/射。但是,权限增加后彻底失去平衡的B费,在战术上变得“不可控”。
【卡里克完成优秀过渡,但朗尼克为何没接住笔记?】
球员时代的卡里克,就以冷静且善于观察著称。作为索肖的助手,他亲历了球队此前赛季的每一次构建与进阶。
本赛季前,索肖曾陷入过“临场调整滞缓”的旋涡之中,但他曾有过诸多大胆且有效的战术变化。对阵曼城的优势战绩,以及足总杯战利物浦让B费作为替补后手的操作,都是典型代表。索肖下课后,诸多媒体与球评家在分析中指出,索肖是没有办法压过做大的球员以及缺少魄力,最终固步自封。
卡里克在短暂的过渡期,率队打出了非常好的表现。
从此前提供“选择题”的助手,到成为说yes或no的那个人,卡里克能吸取更多得教训,并抓住有利时机。一方面,是索肖下课后的关键时期,他有足够的理由进行变阵。一方面,是他拆开了C罗与B费的固有连线模式,让范德贝克、林加德、特莱斯等可以带来更多攻防元素的球员登场。而且,三后腰的部署直接弥补了曼联后场上提能力以及阵地防守难以招架持续冲击的短板。
从任何意义上来说,卡里克的短暂带队,都是对曼联阵容结构的一次“自我审视”,并给出了多种组合可能。
作为球队的新帅,朗尼克并没有接住卡里克的笔记。
靠“45分钟的朗尼克式足球”,曼联赢下了水晶宫,但在没有欧战且对手实力较弱的赛程里,朗尼克的率队表现飞速下滑。从他的赛后言语中可以看出,他对英超中下游球队的对抗与战斗力明显预估不足。而且,错误地估计了与英超顶尖球队的实力差距,比如第二回合双红会依然打高位逼抢等等。
这一切,都是他没有持续出现在教练岗位,以及对海外联赛缺乏有效认识的体现。接下来,就是他赛后言论上的逐渐甩锅,加剧与球员矛盾。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他的“8+10”理念并不丰富,缺乏看菜做饭能力。而在赛季尾声阶段,他的每一次战术调整,都有索肖时代的影子。前任因为体系不能维系最终下课,还能指望现有的球员在旧瓶中整出新酒?
在将博格巴推到锋线,不能带来持续效果后,他彻底转向“压榨”C罗的模式之中。一旦C罗不能进球,那曼联想要赢球就非常困难。
【种瓜得瓜,曼联的糟糕操作反噬的不仅仅是竞技】
因为管理与运营思路上的问题,诸多曼联球员或是因为出色的商业能力,或是有强有力的媒体或更衣室价值,都得到了不符合自身实际的放任。
选择博格巴并炒掉穆里尼奥,是最典型的例子。
当这种文化被“塑造”后,就会形成上文所说的那种“球员做大”。这种做大,除了会左右主帅的用人布阵外,也会让管理或变革难度呈现几何式增加。
曼联根据自身问题,以及管理层变动,寻求全新改革后,首先确定了朗尼克这个过渡主帅兼建队顾问。但权力交接后的磨合阶段,曼联管理层犯了一个错误,朗尼克任职公告中明确了他“过渡主帅”的身份 ,直白来说,就是临时工的身份石锤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权限与威信可想而知。
后面我们看到了什么?是朗尼克上任官宣没多久,一场训练课都没参加的马夏尔,通过经纪人喊话要离队;拉什福德等帝星,放出了自己不开心的消息;后续,曼联更衣室对朗尼克的质疑,极差氛围的描述,以及泄密者的存在,球场上的消极态度等等,最大限度地造成了球队的混乱。球员之间,也最终走向了决裂----马塔与德赫亚在赛季尾声阶段,说出了“某些球员不想待在曼联可以走”的话语。
而更衣室“内幕”不断见报,进一步凸显了球队管理上的问题。
好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梳理后,曼联已经发力奋进。新话事人二德子(阿诺德)进行了幅度很大的人员调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拥抱大陆思维的选帅。其中最为核心的因素,是曼联商业上的大面积滑坡。在引进了C罗这个顶流的情况下,球队营收已经跌落到了第五位。考虑到球队还处于下行阶段,如果不能从竞技上的成功去巩固商业,那曼联会陷入“万劫不复”。
【结语】
在雪崩面前,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句话,送给曼联非常贴切。德赫亚、C罗、埃兰加以及赛季尾声阶段的马蒂奇等人,拿出了相对出色的表现,但并没有止住曼联滑落的颓势。
又一次的赛季四大皆空,媒体、球迷已经对曼联丧失了信心。曼联迫切需要管理层、新主帅的拨乱反正。
可以确定的是,作为二德子时代的第一位正式主帅,滕哈格会得到相对较多的建队权限、转会资金支持以及时间。在谁都无法准确预测曼联未来的情况下,不如就把一切交给时间。
(开水没温度/本文谨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