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报:重庆队对股改非常消极 已经走向了解散的边缘

中超开战在即,重庆两江竞技俱乐部却向着解散的命运不断滑落,目前为止的消息仍旧显示,俱乐部股改基本上宣告失败,有较大的概率无缘新赛季的中超联赛。当然,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究竟会发生些什么,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重庆方面对于股改的消极态度,是很可能在中超带来连锁反应的。

 

一直以来,中国足球和中国股市似乎都极为相似,股市是牛市一拥而上,熊市一哄而散,足球则是金元足球越烧越旺,而当困难袭来,很多人不再坚持又直接放弃:数亿、十数亿、数十亿的投入眼睛都不眨一下,如今可能只需要几千万的投入就可活命却捂紧钱袋子,在这种背景之下,从2019赛季初到2022赛季初,连续四个赛季相继有不少球队选择退出。

 当然,我们仍旧要向那些在困境中始终坚持的俱乐部致敬,比如同样没有强大资金支撑的青岛海牛(青岛中能)到现在已经坚持了18年也没有放弃,即便是从中超一路下滑到中乙也在坚持,现在青岛海牛重新回归中甲,新赛季的目标是冲超。至于中超球队,山东泰山、河南嵩山龙门(河南建业)、浙江(浙江绿城)就自不必说,曾经的土豪河北(华夏幸福)现在勒紧腰带过苦日子,照样在坚持,最新消息显示,华夏幸福集团仍旧会继续坚持投入足球。

但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2022赛季的中超、中甲及中乙联赛,仍旧要面临较大的资金困难。

股改自然是较好的解决办法,理论上的股改是:企业(主要是私企)继续保持对于足球的投入及热情,而政府层面则给予充分的支持,包括且不限于直接的资金支持、地方国企入股进行支持、场馆等设施的支持,以及青训等层面的支持。

但从2020年中期股改启动到现在,将近两年的时间,完成股改的俱乐部已有数家,如河南嵩山龙门、山东泰山、浙江、沧州雄狮、陕西长安竞技等等;正在股改的俱乐部也有多家,如广州城,其实重庆两江竞技的股改就一度接近完成;当然,还有一些准备股改但出现各种困难的俱乐部。

残酷的现实是:目前已经完成股改的俱乐部,真正股改成功的屈指可数,相反出现或大或小困境乃至可能完全失败的是绝大多数;正在推动股改的俱乐部也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重庆两江竞技就大概率股改失败;至于试图股改的俱乐部,能够看到曙光的不多。

原因其实相对清晰,我们可以从原投资人和政府(国企)两个层面来看。先来看原投资人,目前中超多家俱乐部存在非常沉重的历史包袱,这些历史包袱除了欠薪、欠债、欠税之外,还包括投资人很多时候会以借款的方式投资俱乐部,由此俱乐部拖欠母公司巨额债务。

部分投资人确实投不动了,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但悲剧的是,因为股改的传言较多,很多投资人即便有能力投资,但听到股改风声之后就不愿意再出钱了,坐等靠,这也导致俱乐部的历史包袱变得越来越沉重,进一步加大了股改的难度。

再来看政府和国企层面,首先就是面对俱乐部沉重的债务包袱的无力感,望而生畏;其次则是地方政府也需要明确的政策依据,但现在基本可以确定的是,股改不会一刀切,而是希望各地因地制宜,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既然不强制,那我也就没有必要太努力了;当然,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地方政府和地方国企也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包括地方债的压力。

当然还有其它层面的问题,比如政府主管领导变化带来的变数,还比如私企和国企之间的磨合问题等等。

在多重困难下,重庆方面无意于股改是完全有可能带来一些连锁反应的,至于俱乐部投资人,也可能会因为负面预期而心生退意。我们甚至还能预料到这样的场景:出了问题之后互相甩锅。

好消息是,中超马上就要开赛了,作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赛事,即便目前影响力下滑,但它的开赛之于中国足球乃至中国体育都是有不小的意义的。我们也相信,有情怀的投资人会继续坚持,他们哪怕勒紧裤腰带都不会退出。

但中国足球不能完全寄托于情怀,要想解决目前股改的困境,就需要进一步的措施:比如股改没有必要强制,但有必要推出一些引导性措施,以强化地方政府(及地方国企)和投资人的信心;还比如在更宽泛的范围内进行股改,包括尝试放开央企投资足球的限制,毕竟在世界范围内,足球主要是顶级企业在投入;当然,如果能够推出更多的措施,进一步激励现有投资人,同时引导潜在投资人,那自然是更好的结果。

股改重庆消极
  • 推荐
  • 头条